第(3/3)页 严桑桑笑道:“夫君还是没放弃幕后有一个年轻人的想法。” 顾正臣提笔将“年轻人”三个字圈了起来:“不能放弃这个想法,是因为你说的,野心太大,欲求太多。我想问你,大明开国十七年了,稳定了十七年,如今陛下春秋鼎盛,兵多将广,土豆、番薯之下,人心安定。这种情况下,你认为还有造反的市场吗?” “市场?” 严桑桑歪了下头:“夫君以为造反是卖菜呢,可以放到菜市场喊?不过也是,朝堂稳定,勋贵也乐享其成,百姓都盼着好日子,这个时候,确实没什么造反的余地,也没有造反成功的可能。” 顾正臣赞同道:“收拢净罪司人手,形同造反。这不必怀疑吧?对方摆明了就是冲着造反去的,也就是说,他自信有造反成功的可能性。而这个自信,很可能来自他的身份!” 严桑桑惊讶地看着顾正臣,赶忙看向门窗方向,不见任何异动,才对顾正臣道:“夫君,这话可不敢说,会惹来大祸的。” 身份? 什么身份有造反可能性? 这说谁也不行啊!